2025年6月4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的2025年六五环境日湖北主场活动在湖北孝感市隆重举行。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攀、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孝感市委副书记、政府市长吴庆华致欢迎辞。武汉雷特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此次六五环境日湖北主场活动,并参与和见证“绿色合作·共创未来”企业签约交流活动。在活动期间,我公司向各级领导、公众推出了近年来的新研发的数智环保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蓝天保卫战”大数据平台
“蓝天保卫战”大数据平台,基于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整合大气污染源清单数据、立体监测网络数据、移动源数据等,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区域大气污染传输规律分析、关键大气污染因子识别、重点污染应对以及大气环境敏感点识别,实现空气质量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一键抵达、关联分析、执法联动、复盘评估等应对闭环管理;基于识别的大气环境敏感点,特别是高值站点,精准筛选站点周边1~5km范围内的污染源信息,结合分析模型,锁定疑似污染来源企业和点位,生成重点污染源管控清单,指导开展污染现场排查和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大气环境报警信息推送、现场巡查、处置及执法的全闭环管理。

2、多源数据融合及大气环境精细化管控平台
多源数据融合及大气环境精细化管控平台,全面融合全域范围内国控站、省控站、小微站、组分站、园区站、气象站、重点涉气污染源在线、餐饮油烟、加油站、工地扬尘、铁塔视频火点监控、固定遥感、OBD、源清单等大气多源数据,形成不同维度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析、评价、排名等综合分析结果和展示效果,指导开展日常的空气质量会商和综合研判;通过高值热点报警、污染溯源、分析研判、污染排查、反馈机制及网格化管理,实现污染源精细化、常态化管控,指导形成高效的重污染天气应对管控机制,为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

3、“生态遥感+生物多样性+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综合管理平台
“生态遥感+生物多样性+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综合管理平台,以“科学引领、全域覆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聚焦生态、精准监测”为建设原则,构建包含生态监测点位网络、生态监测硬件网络、生态监测技术网络、生态监测队伍网络、生态预警等核心功能的联动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地面监测站等“天-空-地”多源监测手段,实现遥感数据管理自动化、EQI/EI自动测算、斑块核查智能化、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智能分析、样地物种分布追踪等。平台可显著提升生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对生态破坏、物种濒危等风险实现智能预警,全面感知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生态质量监测智能化、数据标准化、分析模型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和服务高效化。
4、空气自动监测站“AI+3D智慧站房”平台
空气自动监测站“AI+3D智慧站房”平台,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3D+数字人技术底座,集成deepseek大模型算法引擎,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慧监测系统,实现空气自动站监测仪器数据秒级采集、站房环境智能感知、仪器状态智能识别、仪器故障自动判断、仪器自动化质控、仪器驱动自适应配置、仪器自动化运维巡检,实现空气监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提升自动化采集质控智能化水平,可有效降低运维频次及运维成本。
5、数智化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平台
数智化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平台,以实验室检测的人、机、料、法、环、测为核心管理流程,以平台化的基础数据、智能化的楼宇控制、可视化的流程管理、精细化的权限控制、图表化的数据分析、所见即所得的电子记录、报告自动生成、全方位业务管理为实验室检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实验室检测日常工作向无纸化转型。通过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对实验室空调、新风、照明、通风、供气、安防及环保设备系统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预警,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和安全性,达到降低实验室能耗和运营成本的效能。数智化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建成,能实现检测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智能化、保障安全化、质量可追溯化,显著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6、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电子围栏监管平台
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电子围栏监管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S、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手段,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及取水口周边区域设置电子围栏,进行24小时全天候、360全方位视频监控,新研发10多种人为干扰行为的算法,对可能影响监测站点正常运行的人员逗留、雾炮车作业、水雾喷淋、鼓风机干扰、外来入侵无人机、工程机械作业、水面异物、监测设施位移、水体变化、轮船通航、非运维人员入侵等异常情况进行AI智能监控、自动识别和报警,并自动记录保存相关视频证据。
7、声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
声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积极响应和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声环境质量监测管控与数据互联共享相结合,实现噪声自动监测数据统一集成和汇聚,完成数据的接入、清洗、监控及管理,并将数据统一共享到省厅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全省所有噪声自动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噪声监测数据实时监控和预警、统计分析、污染溯源等,为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声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和声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